现实主义诗歌,在世界的每一个国家里都能见到,在每一个国家里也都有自己的成就。但作为一种诗歌流派,它的存在,它的发展,则以苏联最为突出。……它与这个国家的文学传统分不开,与这个国家执行的文艺政策分不开。
十月革命是在一个既有伟大的文学传统又有众多文盲的国家里发生的。……用诗歌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投入到改革现实的伟大斗争中去,诗人把这种活动视为自己的神圣天职。因此,富有煽动性的、具有宣传教育意义的诗歌,在本世纪(二十世纪)初,先在俄国后在苏联的大地上,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无产阶级的肯定。诗歌的现实程度取决于诗人深入现实的程度,对现实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诗人们根据自己的觉悟程度客观地反映着生活的本质和它的趋势。到了30年代中叶,苏联文艺界提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论。主要诗人有别德内依、马雅可夫斯基、吉洪诺夫等。……遗憾的是,这种创作方法在教条主义者手中也人为地排斥了一些没有直接为政治服务的,但仍有一定积极意义的诗歌作品。
社会的现实,并不只有一个光明面。既然是社会,社会是由不同的群体组成的,生活也就必然呈现出不同的观点、立场和态度。……所以,在苏联,与歌颂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诗歌同时,从19世纪流传下来的批判现实主义并没有中断,只是不被提及而已。批判现实主义的诗歌的命运,在苏联的处境是不佳的,受到了排斥,甚至批判。这方面的代表诗人有叶赛宁、曼杰尔斯塔姆、阿赫玛托娃、帕斯杰尔纳克等。
——摘自乌兰汗、袁可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