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想谈谈时间。我不知道现在的大中专院校学生是如何面对时间这个概念的:一次失恋?期末考?郊游?我在这样写的同时,感到有点伤心,我完全进入不了学生状态。我曾经在某次诗歌讲座上试图以学生心境去介入、体认,然后再发言,结果证明我的努力是失败的。在我与过去之间,一定有什么像蝙蝠一样搬运日夜,并顺带搬运走日夜遗留的脸容、枝桠。
是时间吧。然后我看到了一个面目全非的自己。
对某些人而言,这种“全非”并非坏事。如果一个人的学生时代带给他的只是一台发出单调声响的机器,一片无谓的面包,一段可以忽略不计的往事……我敢说,这样的学生时代是荒凉而有害的。它至少已腐蚀了你相当一部分的青春细胞,而它们原本是能够为你创造无数可能的。严格意义上,我感觉自己的学生时代是不尽如人意的。思想似乎一直跟不上身体的发育。5年小学,6年中学,2年大学,就这样颠着脚过去了。也许这样为学生时代做总结是不公平的,它毕竟教会了我识字写字,毕竟使我安安然然进入生活的正常轨道,但又正是这份安然,使我为写出如下一句话用了10年时间:
如果生活阻碍艺术,我选择放弃生活。
写于1999年4月的这句话,它更多包含着对俗世的否定。请注意我用的是生活而非生命。俗世的生活布满阴影和看不见的绳索,它并不大张旗鼓,像一种讨厌的空气它把你包裹在里面,当你习惯性地进入它日复一日的轨道,你就已进入它的陷阱。对学生来说,打扮、逛街、嫉妒、闲扯、舞会,甚至荣誉,都可能是陷阱。“一切无法使你回到书上的东西都是应该摒除的。”
我宁愿极端地下这样一个定义。如果你觉得不可接受,你反感了,你就已经把这句话印在脑子了。
那么你同时也清楚我想要你干什么:读书。是的,回到书上,让眼睛成为书上的文字。回到什么书呢?我的一个师友在给我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有两种阅读,一种是上升、增值性的阅读;另一种是下降、减值性的阅读。我们终其一生,连人类经典也读不完。因此,应读人类最高智慧、最高思想、最高艺术,读大师、读经典、读经典的经典。除了特殊研究和了解之必须,第二类阅读应断然拒绝。
对人类,对人类终级命运的关注成为该师友诗歌写作和研究的动力。她说,一个有崇高抱负的人,她的眼光始终放在伟大的事物上,她清楚知道,生命最终是虚无的,她所做的事便是超越虚无。
找一个水平比你高的人相处,聆听他(她)的观点,在耳濡目染中,他(她)的价值观、生命意识就会成为你的价值观和生命意识,这,也是使你飞跃进步的关键。不可低估身边人物的影响,那种触动的直接性往往令人始料不及。
然后我想谈谈写作。它的第一个建基点就是上面提到的阅读。学生写作常出现的问题是处理不好“作文”与“作品”的区别。作品特别强调语感,即语言感觉。我能判断出这是作文还是作品,但却无法讲述为什么,感觉到了就是了。我只能说,再读读书,你自己会悟到的。对一个初学者,如果你很快地就落笔一篇文章,我能肯定你使用的一定是无数人用了无数次的语词,我能肯定你表达的一定是无数人表达了无数次的思想。当你感到每写下一句都要绞尽你的脑汁时,那也许已有了你自己的东西了。
诗歌和哲学有助于各种文体的写作,前者锻炼语言,或者提升灵魂。好的艺术就是诗歌和哲学的结合。世界也是如此。
给时间穿上小鞋,让它慢些,更慢些。艺术会帮你对抗时间的。